鎳化學符號為Ni,原子序數(shù)為28,具磁性,屬過渡金屬。近似銀白色、硬而有延展性并具有鐵磁性的金屬元素,它能夠高度磨光和抗腐蝕。溶于硝酸后,呈綠色。主要用于合金(如鎳鋼和鎳銀)及用作催化劑(如拉內(nèi)鎳,尤指用作氫化的催化劑) [nickel]——元素符號Ni。
鎳是具有鐵磁性的金屬元素,它能夠高度磨光和抗腐蝕。主要用于合金(如鎳鋼和鎳銀)及用作催化劑(如拉內(nèi)鎳,尤指用作氫化的催化劑) ,可用來制造貨幣等,鍍在其他金屬上可以防止生銹??捎糜陔婂冎谱魈滤埽ㄐD(zhuǎn)) 成型的模具。
鎳鉻合金:主要用來制造不銹鋼和其他抗腐蝕合金,如鎳鋼、鎳鉻鋼及各種有色金屬合金,含鎳成分較高的銅鎳合金,就不易腐蝕。也作加氫催化劑和用于陶瓷制品、特種化學器皿、電子線路、玻璃著綠色以及鎳化合物制備等等。
鎳在地殼中含量不小,大于常見金屬鉛、錫等,但明顯比鐵少得多,而且鎳和鐵的熔點不相上下,因此注定它比鐵發(fā)現(xiàn)得晚。17世紀末,歐洲人開始注意鎳砒(砷)礦。當時德國用它來制造青色玻璃,采礦工人稱它為kupfernickel。“kupfer”在德文中是“銅”;“nickel”是罵人的話,大意是“騙人的小鬼”。因此這一詞可以義譯為“假銅”。當時人們認為它是銅和砷的混合物。
瑞典化學家克隆斯特研究了這個礦物,他得到了少量與銅不同的金屬。他在1751年發(fā)表研究報告,認為這是一種新金屬,就稱它為nickel,這也就是鎳的拉丁名稱niccolum和符號Ni的來源。鎳在歐洲被發(fā)現(xiàn)后,德國人首先把它摻入銅中,制成所謂日耳曼銀,或稱德國銀,也就是我國的白銅。